刊名:中国纪检监察
曾用名:中国监察
主办: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
ISSN:2096-0948
CN:10-1269/D
语言:中文
周期:半月
被引频次:1346713
期刊分类: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
期刊热词:
经验视窗
智慧的上山先民们,对住的地方当然也不含糊。
一万年前,当其他地区的先人还在过穴居生活时,上山先民们已经率先走出洞穴,在旷野之上搭建了自己的房子,过上了农耕定居生活。因此,上山遗址被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先生赞誉为:“远古第一村”。
上山人开始定居的最直接证据就是各类房址,主要包括了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式房屋。为了让观众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展览做了一个模型沙盘,复原了上山人的村落。一块块水稻田间,茅草房星罗棋布,人们在其间劳作、收获、繁衍、生息。
展览中还特别介绍了聚落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环壕。顾名思义,环壕就是环绕于某个中心的壕沟,功能类似于后来的护城河,最初是用来抵御洪水、猛兽的侵袭,后来用于防御敌人攻击。在目前发现的上山文化遗址中,多处有环壕遗迹。其中桥头遗址的“环壕——中心台地”遗址让人印象深刻。环壕将中心台地和聚落区隔离起来,深度超过2米、宽度近10米。这条环壕围绕的是一个边长40米的近方形中心台地,上面集中了红烧土、房址、墓葬和器物坑等各种遗迹。专家推测这个中心台地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可能是祭祀场所。
走出展厅,脑海中幻化出一幅万年前上山人的生活图景:稻谷熟了,遍地金黄。先民们用石片、石刀收割,用石磨将稻谷脱壳;大米做成白花花、香喷喷的米饭;有些还磨成粉,制成米浆,封存在罐子里发酵,酿成酒;脱粒后的稻壳也不浪费,拌入陶土制作成器。遇到重要日子,人们从各自居住的房子中走出来,聚集到村子中心的台地上,进行庄重的祭祀。要说最开心的,可能是狩猎满载而归,众人共享,开怀畅饮……
(本报记者 李韵 本报通讯员 吴宜洁)(本文图片均为本报记者李韵摄)
11月23日,青年报刊发了《一万年前谁种稻》。?这件彩陶壶中发现了酿酒的证据,因此,9000年前的上山人可能已经掌握酿酒技术,这只陶壶就可能是最早的酒器。 余冠辰/摄?观众在观看炭化稻米。 余冠辰/摄?展览一角。 余冠辰/摄
一万年前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大量彩陶遗存……2000年11月,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被发现。经过20年发掘与研究,上山文化已明确了两个世界第一:稻作农业世界第一,彩陶世界第一;同时,它还是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
“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
展览展出一粒炭化稻米,距今约11000-8500年,2006年浙江省上山遗址出土。这是目前通过系统浮选法在层位清晰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稻米。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些发现让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1万年前,刷新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
农业起源和人类起源、国家起源一道,构成考古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三大课题。水稻至今养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稻作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生产和生活。大量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上山,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近九旬高龄的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浙江的遗址名连起来看很有画面感,从美丽的小洲(良渚)出发,过一个渡口(河姆渡),跨一座桥(跨湖桥),最后上了山(上山)。这是一条文明从远古走来的诗意之路,也是文明的溯源之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青年报
11月23日,《新闻报》报道《见证万年稻源 浙江上山文化将申遗》?11月30日,《海外版》报道《万年稻米、最早彩陶齐聚国博 上山文化展揭秘世界稻作文明起源》,向世界推介上山文化。?万年稻米、最早彩陶齐聚国博
上山文化展揭秘世界稻作文明起源?上山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米。
叶宾得摄?上山文化陶器。
叶宾得摄?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彩陶片。
叶宾得摄
你知道1万年前的稻米是什么人种的吗?你知道最早的彩陶有哪些花纹?
在近日开幕的“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上,丰富的考古成果向你讲述世界稻作文明起源的故事。
水稻养活了当今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稻作农业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2000年11月,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此后多年的考古发掘,在浙江共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0处,陆续发现了1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上山文化考古成果举世瞩目,充分证明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 网址: http://www.zgjjjczz.cn/zonghexinwen/2022/1213/410.html
中国纪检监察投稿 | 中国纪检监察编辑部| 中国纪检监察版面费 | 中国纪检监察论文发表 | 中国纪检监察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